谷礱與踏碓
在客家農村,農民一日三餐能吃上白米粥飯是最平常的事。只要用摩托車或斗車載谷到碾米加工廠,很快便能由稻谷變成白米。然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農村客家人要吃上白米粥飯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稻谷到大米要有一個復雜的過程,這就是“礱谷做米”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是礱谷。用一種竹制的礱,這礱分二層,上層是裝谷子的礱斗,下面是礱身。礱谷時,先把谷子放進礱斗里,把磨鉤(木制的工具)放入礱首眼內。由兩個人(或1人)用手握住磨鉤,用大力氣使礱斗旋轉,礱斗磨出來的谷殼和糙米便溜入礱斗的缺口下,裝在預先放好的大籮筐內。這時的糙米還不能用來做飯。在礱谷的過程中,由于要用大力氣,因此會弄得滿身大汗。
第二步是放米。用木制的風車來放。把礱出來的谷殼和糙米放進風車斗里,斗下面用一個籮筐來裝米。由一個人用手搖動風車把手,利用風車的風力,把谷殼和糙米分開來。
第三步是舂米。用木制踏碓,在碓臼(石制的)里放上糙米,兩人(或1人)站在踏碓上用力踏。在踏碓一上一下的沖擊下,碓臼里的糙米慢慢變白。但這時的白米和米糠還是混在一起的,不干凈。
第四步是“篩米”。就是用竹制的簸箕(圓形的)把混在米里的米糠先篩出去,再用竹制的“米箕”篩米,把小粒的碎米(細米)篩出。這時,白米就非常干凈了,可用來做飯或煲粥吃了。
這個由稻谷變成白米的復雜過程,也說明昔日客家農村農民要吃上白米粥飯是多么艱辛。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昔日客家農村礱谷做米的復雜過程,也印證了古人所說的這個深刻道理吧。(編/文劉益發 曾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