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1864~1912),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鎮平(今廣東蕉嶺),生于臺灣省苗粟縣。光緒十五年(1889)進士,授工部主事,回臺講學于書院,入巡撫唐景崧幕府。甲午戰爭后,清廷割棄臺灣,邱逢甲聯合臺紳馳電抗議,并倡議自救,率義軍抗擊登臺日軍。失敗后離臺內渡,定居鎮平,往來潮、汕、廣州之間,一度赴港、澳、南洋等地,曾與康有為、梁啟超會晤。后順應時代潮流,從贊同維新保皇逐漸傾向革命,掩護同盟會員的反清活動,致力于興辦學校,推行新學,培植人才。先后擔任兩廣學務處視學、廣東教育總會會長、廣東咨議局副議長等。民國成立,以廣東代表身份赴南京參加籌組臨時政府,被推舉為參議院議員。1912年初,扶病南歸,隨即病故。
丘逢甲少有詩名,內渡前所作已多,但代表其詩歌思想、藝術成就的,是內渡后的作品。這部分詩約1700多首,以懷念臺灣和感憤時事之作最為突出。《愁云》、《春愁》、《往事》、《送頌臣之臺灣》、《夏夜與季平肖氏臺聽濤追話舊事作》和前后《秋懷》等,傾訴臺灣淪亡的悲憤,抒寫思念故園的愁情和恢復失土的壯志。《香港書感》、《海軍衙門歌》、《聞膠州事書感》、《汕頭海關歌》、《答敬南見贈次原韻》(其三)等,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瓜分和掠奪,譴責清政府的昏聵無能,要求變革圖強,"誅秦"除暴。這些詩都具有鮮明的時代內容,體現了丘逢甲"重開詩史作雄談"(《論詩次鐵廬韻》)的創作特點。此外,他的懷古、紀游詩,表彰前賢,刻畫山川,往往寄托了憂時濟世的懷抱。在藝術風格上,抒懷感時之作悲涼激越,寫景小詩清新爽秀,敘事之作酣暢淋漓。在形式上,頗為放恣,不為格律所拘,語言圓熟流暢,好用俗語新詞。所作以七律、七絕及七古居多。在風格卑靡、崇尚擬古的晚清詩壇上,丘逢甲的愛國詩篇,氣壯而志奮、情真而意切,"震動一時"(江□《丘倉海傳》)。梁啟超稱他為"詩界革命之巨子"(《飲冰室詩話》),黃遵憲說"此君詩真天下健者也"(《與梁啟超書》)。唯其詩騁筆而書,不免有題意乃至語言雷同的缺陷,表現上也較率直而少含蓄。
詩集主要有《柏莊詩草》、《嶺云海日樓詩鈔》等。《柏莊詩草》為內渡前作品,作者原以為毀于戰火,后人亦長期未見,1979年始被發現,今由丘氏后人收藏,有手稿影印本傳世。《嶺云海日樓詩鈔》12卷,為其弟丘瑞甲從遺稿選輯編年,均為內渡后所作,1913年粵東編譯公司刊印。1936年中山大學出版《詩鈔》13卷本,系將原書第5卷"己亥稿上、下"分為2卷,又另輯"選外集" 1卷。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標點本,即以此為底本。1984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嶺云海日樓抄》12卷,附《選外集》、《選外集補遺》、《柏莊詩草》、《其他詩作》,為現行丘詩的最足本。此外,193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倉海先生丘公逢甲詩選》,是丘逢甲之子丘琮據《詩鈔》12卷本所選,增入《離臺詩》等作品。
丘逢甲《春愁》鑒賞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①。 四百萬人同一哭②,去年今日割臺灣③。
【簡注】
①潸:流淚的樣子。②四百萬人:指臺灣當時總人口。③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 17日,清王朝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賞析】
這首詩作于1896年春,即《馬關條約》簽訂一年后。詩人痛定思痛,抒發了強烈的愛國深情。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草綠林青,百花爭艷,連春山也顯得格外嫵媚。但詩人為什么覺得春愁難以排遣,以致勉強地觀看春山也毫無興致呢?這是因為詩人始終未能忘記去年春天發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臺灣本是中國的神圣領土,詩人生于斯、長于斯,想不到滿清賣國政府竟將它割讓給了日本。這是對臺灣人民的無恥出賣,也是臺灣人民的奇恥大辱。回想起這一驚心動魄的慘劇,詩人怎能不愁情滿懷、愴然淚下呢?“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吳喬《圍爐詩話》)此時詩人被迫離開故鄉,看見大陸的春山,聯想起故鄉臺灣的青山綠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自然觸景傷懷了。春愁難遣,看山落淚,正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和故鄉山水的熱愛。末兩句詩中,詩人又用逆挽句式描述了去年今日臺灣被割讓時,四百萬臺灣人民同聲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這一催人淚下的情景生動地表明了全體臺灣人民是熱愛祖國的,臺灣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這一角度講,這首詩鮮明地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又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但卻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這主要是由于詩人與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愛憎,淚灑在一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這首詩的動人,主要是因為它真實而強烈地表達了人民的情感和心聲。
樹立教育救國信念
1864年(清同治三年),丘逢甲出生于臺灣苗栗縣銅鑼灣一家教書先生家。丘逢甲4歲入塾讀書,由其父教讀。他生性聰穎,6歲能詩,7歲能文,14歲考取秀才,福建巡撫丁日昌很是賞識,賜他為"東寧才子"(東寧即臺灣別名)。25歲丘逢甲應福州鄉試,中舉人,26歲赴京會試,考中進士,成為我國歷史上臺灣籍有數的著名進士之一。
時值19世紀晚期,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帝國主義瓜分殖民地斗爭激烈,我國領土成了帝國主義瓜分的對象。臺灣孤懸海外,為我國東南七省門戶,各國無不垂涎。在這種背景下,丘逢甲痛感民族、國家禍患重重,日益關心中外事變,接觸了西方文化,"慨然有維新之志","毅然以天下為已任,恒為大吏陳國家大計"。他雖然中了進士,被任命為工部主事,但他深感清王朝腐敗無能,無意做官。他認為不如"專意養士講學,或為民間仗義興筆,反有意義"。于是在光緒帝接見后,他即告假歸臺省親。回到臺灣后,福建省臺澎道唐景崧對他很賞識,請他出來做官,被他謝絕,他只允任《臺灣通志》采訪師。1889年丘逢甲開始走上教育生涯,任臺中衡文書院主講,同時在新竹五峰鄉創辦山莊書院,不久又任臺南府羅山書院、嘉義府崇文書院的主講。他講的是新學,要學生在課余,勤讀報章,關心國事,激發他們的愛國感情和民族意識。
抗日護臺的民族英雄
正當丘逢甲在臺灣發展教育時,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戰敗,中日簽訂割讓臺灣的《馬關條約》。消息傳來,全國嘩然。丘逢甲憤然召集臺灣鄉紳聯合致電清政府抗爭,要求清廷廢約抗戰,保衛國土,但無效。激于義憤,他傾盡家資,在清政府不顧臺灣人民死活、臺灣人民"無主可依"的情況下組織和率領臺灣健兒,組成五萬余人的抗日護臺大軍,與日寇浴血奮戰。他與道員林朝棟協守臺中,他們于新竹一帶與日寇血戰20余晝夜,在犧牲的將領中有不少是他的學生,如姜紹祖("敢"字營統領)、丘國霖("誠"字營統領)、徐驤("捷"字營統領)、吳湯光等烈士。經過浴血奮戰,終因彈盡糧絕,丘逢甲于同年七月底,在部將勸諫下,乃揮淚內渡大陸,歸返祖籍廣東鎮平縣文福鄉淡定村。回鄉后他筑"念臺精舍"培栽后進,把全部精力投入了教育事業中。
"練十萬學生軍"育才救國
丘逢甲在劫后余生回到家鄉后,痛定思痛,認為抗日護臺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缺乏應有的教育,不懂什么是國家、民族利益及其與自身的關系。他在1900年與另一革命志士唐才常會面時曾談到臺灣抗日失敗的教訓,他說,當時"臺南北留下壯勇,不下四五萬;臺中義軍雖屬新募,猶肯死戰。乃彼久練之兵,一與遇敵,土崩瓦解,真令人不勝憤懣,以后革命必先練學生軍乎?"他深刻認識到不造就一批具有愛國革命思想的新軍,就不足以使革命成功。這是他歸返大陸后大力倡導教育,創辦新學,開發民智的主導思想。
丘逢甲內渡后于1897年應潮州地方官之聘,出任韓山書院院長,從此重又踏上"育才救國"的道路。在韓山書院他提倡新學,著重介紹西方學說以啟民智,但遭舊勢力的反對,辭職離去。
1898年-1899年冬,丘逢甲主講于潮陽縣東山書院、澄海縣景韓書院,仍以新學保士。在連年講學活動中,他認識到舊式書院不能很好灌輸新知識,若想造就能振興國勢的人才,就必須創辦新學。于是他約同好友共同創辦了東文學堂。不久,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為了救國救民,丘逢甲加速了創辦新學的步伐,1901年春,他聯絡了粵東開明士紳,在廣東汕頭創辦了嶺東同文學堂。該學堂模仿天津北洋學堂分班教學的做法,除聘中文教員外,還聘請了在汕頭英、日籍學者以及歸國留學生為教師,課程設有經、史,還開設了算學、物理、化學、生理衛生、外語(日、英文),還有"兵式體操"。學堂堅持"取歐西法教育青年,以維新鼓舞士氣",來學青年不少是傾向新思想、要求革命的青年。
丘逢甲在《緣起》一文中指出辦嶺東同文學堂的主旨。他說:"西人已以學強其國,于是侵凌遠東。日本志士,相與奮發,不三十年亦遂以學強其國。而在東方,土地、人民十倍于日本之中國,乃鄙夷西學不屑道,以馴致以貧弱而危亡。"他辦同文學堂,就是為了盡速地通曉日本維新之道和西方的學術,他認為"學西文非十年不能道,學日文則一年而可成","且西人有用之書,東人多譯之","為求其速效,不能不先借徑東文,此本堂之宗旨也"。
丘逢甲在嶺東辦學,不過十余年,就見效果,"嶺東民氣蓬勃奮發,國民軍起,凡光復郡縣,莫不有嶺東人參與其間,皆此校倡導之力"。
除了在嶺東辦學之外,丘逢甲還在廣東各地辦學。為培養小學教師他辦了"鎮平初級師范講習所",還辦了不少小學、中學,"單以創兆名校之丘氏族學,閩粵之間不下十數"。
丘逢甲在內渡大陸后數年間,致力于辦新學,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有聲望的教育家。1906年他被兩廣總督聘為學務處視學,及廣府中學堂與商業學校監督(校長),1908年又被教育界同仁公推為廣東省教育總會會長。
擁護辛亥革命
丘逢甲晚年堅決推崇孫中山民主革命學說,擁護辛亥革命。1908年他以兩廣學務公所議紳身份,委派革命黨人羅福星前往南洋視察僑校,羅氏得以在南洋從事革命活動;他還推薦革命黨人林修民(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之一)到廣東警官學堂任教;1909年他兼任兩廣方言學堂校長時,聘請革命黨人鄒魯、朱執信任教;他當選省諮議局副議長后,即安排革命黨人古應芬為諮議局書記長,鄒魯為書記。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丘逢甲聽到消息振奮不已,他寫道:"內渡十七年,無若今日快心者",認為"革命軍從此推翻清室,建立共和,賢能在位,誠意振刷,則洗雪國恥,恢復故土,可指日計"。當時清政府兩廣總督張鳴岐妄圖在廣州掙扎,丘逢甲挺身而出,召集各界人士會議,力主擁護共和。而此時省諮議局不少議員相繼逃往香港,正議長易學清托病不出,身為副議長的丘逢甲當機立斷,于11月8日在諮議局召開各界人民會議,正式宣布廣東省共和獨立,并催在香港的革命黨人胡漢民速回省城任都督。從此,廣東宣告光復。
廣東軍政府成立后,丘逢甲被推為中華民國廣東省軍政府教育部部長。他與王寵惠、鄧憲甫三人又被推為粵省代表,赴南京參加籌建中央臨時政府的會議,在會上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丘逢甲被選為參議院議員,成為民國成立后第一名臺灣省籍議員。1912年1月丘逢甲肺病復發,請假南歸,不幸于1912年2月25日溘然長逝。在彌留之際,他喃喃語曰:"吾不忘臺灣。"終年48歲。
丘逢甲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他一生為國家民族的團結統一而奔走呼號。為挽救民族危亡他大辦教育,為推翻清政府他擁護辛亥革命,他切盼"大九州當大一統……溶溶四海一家春"。臺灣人民向以龍的傳人為光榮,他們十分崇拜民族英雄鄭成功,同時也崇拜抗日護臺的英雄丘逢甲。臺灣人民為了紀念他,開辦了"逢甲大學"。丘逢甲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愛國者和教育家,他的著作被后人收集在《丘倉海先生文集》中,這部光輝的著作,成為我們今天學習和研究他一生的寶貴資料。(張蘭馨)